余潮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江西省分会委员,南昌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负责人,《遗传学》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江西省精品课程、精品在线课程《遗传学》负责人、主讲教师,主编教材两部,获首届全国微课竞赛奖、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SCI、中文核心刊物论文10余篇。
本次报告由紫阳中学党支部汪海涛书记主持。
紫阳中学、天佑中学、文公中学等学校生物教研组部分教师及学生200余人聆听此次报告。
余潮博士从人类赖以生存的作物出发,以水稻、土豆、玉米、大豆、猕猴桃、番薯等为例,阐述了作物驯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随后余博士阐述了我国粮食作物产量及作物育种的现状,揭示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的道理。
余博士接着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介绍,提出基因工程技术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对基因工程技术的意义和安全性进行了阐述。
紫阳中学单义和老师代表全体师生对余潮博士精彩的报告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教师与余博士合影
科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生物科普进校园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着奠基作用。
本次植物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意识到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应该努力践行“节约粮食”的高尚美德,更提升了学生们对育种过程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认知,拓展了学生们的生物学科知识,为生物学科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